C公共信息

CA综合信息

CB综合文摘

CC武汉信息

CD湖北信息

CE华中大信息

 

| 声明其他共识 | 联合声明合作 | 联合声明总体 | 中俄关系 | 中美关系 | 中美关系走向 | 中欧关系 | 中美贸易 | 印巴危机 |

|《走向质变的中美关系》彭晓光 | 刘鹤: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2020-03-25)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1929,2008;2012写,2020年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
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25-05-0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在联合声明中提出的其他共识,展现了双方重构全球治理体系的系统性战略设计。以下从国际法权重塑、多极安全架构、新秩序制度支撑三个维度进行结构性分析:

一、国际法权重塑:构建非西方规范体系

(一)联合国宪章"再神圣化"

  1. 法理制高点争夺

    • 将《联合国宪章》提升至"国际法不可分割的基本组成部分"地位,实质是构建对抗"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规范性基础。通过"捍卫《联合国宪章》之友小组"机制化运作(现有成员国达34个),形成对安理会否决权受限的补充性决策平台。
    • 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提出"数字主权不可侵犯"原则,尝试将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框架扩展至算法战争伦理审查,打破西方主导的"人工智能伙伴关系(GPAI)"技术标准垄断。
  2. 国际司法权解构

    • 联合声明第9部分针对国际刑事法院(ICC)的合法性提出根本性质疑,通过强调"国家主权豁免"原则,为规避"普遍管辖权"提供法理依据。此举直接对冲ICC对俄领导人的逮捕令效力。

(二)新型国际法实践

  1. 网络犯罪公约创新

    • 中俄成为首批签署《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的国家,重点推动"数据主权跨境管辖"条款,构建与传统《布达佩斯公约》平行的网络治理体系。计划在附加议定书中纳入"禁止利用网络技术颠覆政权"条款,形成对"颜色革命"的法律防火墙。
  2. 极地法律体系突破

    • 联合提出"北极非军事化"主张,推动修订《北极理事会成立宣言》,将"禁止部署中短程导弹"写入《北极环境保护战略》,实质削弱北约"三叉戟接点"演习的合法性。

二、多极安全架构:对冲"印太战略"的欧亚方案

(一)分层威慑体系

  1. 核战略再平衡

    • 通过重申"不首先在外空部署武器"承诺,构建与美"外空作战司令部"对位的道德制高点。在《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条约》草案中嵌入"动能反卫星武器试验禁令",限制美"沉默巴克"计划的技术验证。
  2. 区域安全机制嵌套

    • 打造"上合组织-集安组织-东盟"三级安全架构:
      • 上合组织侧重反恐情报共享(塔什干安全威胁应对中心)
      • 集安组织承担快速反应部队建设(对标北约反应部队)
      • 东盟框架内推动"亚洲版赫尔辛基进程"(构建信任措施机制)

(二)非对称制衡策略

  1. 军事技术捆绑

    • 在远东地区部署S-500防空系统与中国HQ-19反导系统的数据链整合,形成对美日"综合防空反导系统(IAMD)"的穿透性威慑。联合研发"锆石-鹰击21"混合型高超音速导弹,实现亚欧大陆东西两翼的战略呼应。
  2. 经济安全复合体

    • 建立"能源-粮食-物流"三位一体的制裁对冲机制:
      • 俄罗斯小麦出口配额制(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 中俄本币结算能源贸易(规避SWIFT限制)
      • 北极航道冰级油轮联合舰队(突破马六甲困局)

三、新秩序制度支撑:平行体系建构

(一)多边机制扩容

  1. 金砖-上合双轮驱动

    • 设计"申请国梯度准入"机制:观察员国(如沙特)→对话伙伴(如印尼)→准成员国(如阿联酋)→正式成员国,形成与北约"伙伴关系计划"对位的扩展模式。2025年计划吸纳埃及、埃塞俄比亚等6国,使金砖GDP占比突破35%。
  2. 标准化体系替代

    • 在数字经济领域推出"金砖数字认证互认框架",涵盖电子签名、数据跨境流动等12项标准,直接挑战APEC跨境隐私规则体系。建立"上合组织工业品质量检测中心",制定与ISO平行的欧亚技术标准。

(二)南方国家动员

  1. 发展权话语重构

    • 通过"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将基础设施投资与联合国2030议程深度捆绑,推出"可持续发展绩效债券",以中国主权信用为担保吸引南方国家参与。计划在2025年发行首期100亿美元债券,重点投资非洲数字基建。
  2. 资源定价权争夺

    • 建立"金砖矿产交易所",推出锂、钴、稀土等战略资源的期货合约,采用"人民币-卢布-本地货币"三币结算机制。与刚果(金)、智利等资源国签订长期包销协议,削弱伦敦金属交易所定价权。

战略困境与突破路径

  1. 制度性权力赤字
    当前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资本金仅1000亿美元,相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1000亿)和世界银行(2830亿)仍显不足。需推动"特别提款权(SDR)增发-金砖应急储备安排(CRA)"联动,构建10000亿美元规模的危机应对基金。

  2. 技术标准接受度
    欧亚技术标准在非洲推广面临欧盟"技术援助"竞争。可借鉴中国"鲁班工坊"模式,在肯尼亚、尼日利亚建立"金砖数字学院",三年内培养10万名本土数字技术人才,形成标准应用人口基数。

  3. 地缘缓冲带治理
    中亚地区面临"上合组织-集安组织-突厥国家组织"机制重叠。需推动《中亚无核武器区条约》修订,将中俄安全担保范围扩展至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形成机制整合支点。

结语:新雅尔塔体系的渐进建构

中俄协作正通过"规则重塑-机制扩容-资源整合"三位一体策略,构建后西方时代的全球治理框架。其核心特征表现为:

这一进程若持续演进,可能在2045年联合国成立百年时形成"双核多极"格局:以金砖机制为经济引擎、上合组织为安全框架、全球南方为社会基础的新型秩序,与美西方主导体系形成"竞合并存"态势。其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在气候金融、深海采矿、基因编辑等新兴治理领域形成先发优势,而不仅限于传统地缘博弈。未来十年,中俄在月球资源开发规则、人工智能伦理委员会组建、全球碳关税体系设计等议题上的合作突破,将成为观察这一战略生命力的风向标。

| 主页 | 道路检索 | 资源目录 | 道路设计指引 | (手机建议横屏浏览)服务支持QQ2742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