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公共信息

CA综合信息

CB综合文摘

CC武汉信息

CD湖北信息

CE华中大信息

 

| 各阶段特点 | 专项债 | 专项债简述 | 项目建议书 | 可行性研究 | 初步设计 | 施工图设计 |

 

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阶段,各环节的编制主体、成果确认及依据因不同阶段的技术深度和法规要求而有所差异。以下是针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四个阶段的详细说明:


一、项目建议书

1. 编制主体

2. 成果确认

3. 典型成果文件


二、可行性研究

1. 编制主体

2. 成果确认

3. 典型成果文件


三、初步设计

1. 编制主体

2. 成果确认

3. 典型成果文件


四、施工图设计

1. 编制主体

2. 成果确认

3. 典型成果文件


各阶段对比总结

阶段 编制主体资质要求 成果确认主体 核心确认依据
项目建议书 工程咨询丙级(可选) 发改部门/企业决策层 政策符合性、投资必要性
可行性研究 工程咨询甲级/乙级(按项目规模) 专家评审会+多部门联审 技术经济可行性、专题报告完备性
初步设计 工程设计甲级/乙级(按专业) 住建部门/行业主管部门 技术方案合理性、概算可控性
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专项资质 + 专业分包资质 图审机构 + 专项验收部门 施工可实施性、强条符合性

关键原则

  1. 资质匹配原则
    • 不得超资质承揽(如乙级设计院不得承担高度1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2. 逐级深化原则
    • 前一阶段批复是后一阶段启动的前提(如无可行性研究批复,不得开展初步设计)。
  3. 合规底线原则
    • 各阶段成果均需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如结构安全等级、消防疏散宽度)。

常见问题与风险提示

总结:从项目建议书到施工图设计,是“从战略到战术”的逐级落地过程,编制主体的专业性和成果确认的严谨性直接决定项目成败。政府监管项目需严格遵循审批链条,市场化项目亦需规避合规风险。

 

| 主页 | 道路检索 | 资源目录 | 道路设计指引 | (手机建议横屏浏览)服务支持QQ:2742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