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公共信息

CA综合信息

CB综合文摘

CC武汉信息

CD湖北信息

CE华中大信息

 

| 采掘行业 | 化肥 | 电子化学品 | 电源设备 | 玻璃纤维 | 申万一级31行业 | 行业标准分类 | 行业估值 | 行业格局 | 估值模型及选用 | 新型行业解析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 41个工业大类 |
分类共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个层次,共包含门类20个(分别是: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大类97个,中类473个和小类1380个

 

我们来分析采掘行业(包括金属矿、非金属矿、煤炭、油气等),同样按照大消费行业、周期性行业、大科技类行业三大类别来梳理其行业特点及涉及的核心学科领域。

核心观点:采掘行业是典型的“资源禀赋决定、强周期、重资产、高风险”的基础产业。其“大消费”属性极其间接(服务于工业/能源消费),周期性属性极其显著且受大宗商品主导,科技属性则深刻体现在勘探、开采效率提升、安全保障、环境修复和智能化转型中。


一、 作为“大消费行业”的采掘?—— 极其间接的属性

采掘行业的产品(矿石、煤炭、原油、天然气)是工业原材料和能源,而非直接消费品。其需求最终来源于下游制造业(金属加工、化工、建材) 和能源消费(发电、交通、供暖)。因此,其“大消费”属性是通过长长的产业链间接传导的,非常微弱。

行业特点(间接关联)

  1. 需求完全派生: 采掘业的需求强度和结构完全取决于下游制造业的景气度(如钢铁、汽车、建筑)和全球能源消费结构(石油、天然气、煤炭、新能源矿产)。经济扩张和工业化进程驱动需求增长。
  2. 高度同质化与大宗商品属性: 绝大多数采掘产品(铁矿石、铜精矿、动力煤、原油)是标准化、同质化的大宗商品,品牌效应极弱,价格由全球市场供需决定。
  3. 客户集中度高,长协模式常见: 下游往往是大型钢铁厂、发电集团、炼油厂、贸易商。长期合同(LTC)是稳定供需关系的重要方式。

涉及的核心学科领域(间接相关)


二、 作为“周期性行业”的采掘 —— 最核心、最典型的属性

采掘行业是强周期性行业的代表,其波动幅度往往大于下游制造业。

行业特点(强周期性)

  1. 强顺周期性: 其景气度与全球及国内宏观经济周期高度同步。经济繁荣期,工业生产和能源消费旺盛,矿产品需求强劲,价格高企;经济衰退期,需求萎缩,价格暴跌,高成本矿企陷入亏损。
  2. 大宗商品价格周期主导: 矿产品价格(铁矿石、铜、铝、煤、油)是行业盈利的核心决定因素。价格受制于:
    • 全球供需平衡: 主要消费国(中国等)的经济增长 vs 主要生产国(澳大利亚、巴西、智利、中东、俄罗斯等)的供给变化。
    • 金融属性: 美元汇率、利率、通胀预期、投机资金流动。
    • 地缘政治与突发事件: 战争、制裁、罢工、自然灾害、重大事故(如矿难、油管爆炸)导致供应中断。
  3. 长周期与高波动性: 矿产品价格周期通常较长(数年甚至十年),但波动幅度巨大(价格翻倍或腰斩常见)。
  4. 产能调整滞后且刚性:
    • 长投资周期: 从勘探发现到矿山/油田建成投产耗时漫长(5-15年不等),投资巨大且不可逆。
    • 产能弹性小: 矿山/油田投产后,短期内难以根据价格大幅调整产量(关停重启成本高、技术限制)。
    • “投产即过剩”风险: 繁荣期高价格刺激大量投资,项目建成时可能遭遇需求下滑,导致产能过剩。
  5. 高运营杠杆与成本结构:
    • 固定成本占比高: 巨大的前期资本支出(CAPEX)形成高额折旧摊销,以及相对固定的运营维护成本。
    • 成本曲线陡峭: 不同资源禀赋的矿山/油田成本差异巨大(优质露天矿 vs 深井矿;中东低成本油田 vs 页岩油/油砂)。价格下跌时,高成本产能首先被挤出市场。
  6. 库存周期: 产业链各环节(生产商、贸易商、下游用户)的库存调整会放大价格波动。
  7. 政策与主权风险:
    • 资源民族主义: 资源国政府可能提高税率(资源税、暴利税)、强制国有化、修改开采许可条款。
    • 环保与社会许可: 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社区关系(土著居民权益)、NGO压力增加运营成本和项目风险。
    • 贸易政策: 出口关税、配额限制。
    • 地缘政治风险: 在政治不稳定地区运营风险极高。

涉及的核心学科领域


三、 作为“大科技类行业”的采掘

科技是采掘行业应对资源枯竭、提升效率、保障安全、满足环保要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行业特点(科技驱动)

  1. 地质勘探与资源评价技术:
    • 地球物理勘探: 重力、磁法、电法、地震勘探(2D/3D/4D)、遥感(卫星、航空)技术发现和圈定矿藏/油气藏。
    • 地球化学勘探: 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气体地球化学测量。
    • 地质建模与资源储量估算: 应用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如Leapfrog, Vulcan, Petrel)、地质统计学(克里金法)精确评估资源量/储量、品位分布。
    • 钻探技术: 高效、定向、深部钻探技术(如随钻测井)。
  2. 高效、安全、智能化开采技术:
    • 露天开采: 大型化、智能化设备(电铲、液压铲、超大型矿卡、无人驾驶矿卡)、精准爆破技术、边坡稳定性监测。
    • 地下开采: 无轨化、机械化(凿岩台车、铲运机)、自动化(远程遥控、无人驾驶)、先进支护技术、充填采矿法(环保、安全、提高回采率)。
    • 油气开采: 水平钻井、水力压裂(页岩革命)、深海/超深海技术、提高采收率技术(EOR: 注水、注气、化学驱、热力采油)。
    • 数字矿山/智能油田: 集成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AI)、自动化控制、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生产过程可视化、设备状态实时监控、生产调度优化、预测性维护、远程集中控制。
  3. 矿物加工与选冶技术:
    • 选矿: 破碎、磨矿、物理分选(重选、磁选、浮选)、化学选矿、生物选矿(生物冶金)。
    • 冶炼: 火法冶金(高炉、转炉、闪速炉)、湿法冶金(浸出、萃取、电积)、电解精炼。核心是提高回收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
  4. 安全与健康保障技术:
    • 灾害监测预警: 瓦斯(煤层气)监测、冲击地压监测、突水预警、边坡雷达监测、尾矿库在线监测。
    • 安全防护装备与系统: 个人防护装备(PPE)、紧急避险系统、通风系统优化。
    • 职业健康: 粉尘防治(呼吸性粉尘控制)、噪声控制、热害治理。
  5. 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
    • “三废”治理: 废水(矿井水、选矿废水)处理与回用、废气(SO2, NOx, VOCs, 粉尘)治理、固废(尾矿、煤矸石)资源化利用(如充填、制建材)与安全堆存。
    • 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 闭矿/闭坑后的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恢复、水系修复。
    • 水资源保护: 防治酸性矿山废水(AMD)、地下水污染。
  6. 资源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 低品位、难处理资源开发: 利用新技术经济地开采利用传统上不具价值的资源。
    • 共伴生资源回收: 综合回收利用矿石/煤炭/油气中的多种有价元素。
    • 碳减排技术: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尤其适用于燃煤电厂、天然气处理厂)、甲烷减排(煤矿瓦斯利用)、电动化矿用设备。

| 主页 | 道路检索 | 资源目录 | 道路设计指引| (手机建议横屏浏览)服务支持QQ2742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