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公共信息 |
| 半导体国产28nm | 半导体国产过剩 | 半导体 | 仪器仪表 | 消费电子 | 小金属 | 有色 | 电机 | 通用设备 | 非金属材料 | 电子元件 | 风电设备 | 电源设备 | 电子化学品 | 申万一级31行业 | 新型行业解析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 41个工业大类 |
分类共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个层次,共包含门类20个(分别是: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大类97个,中类473个和小类1380个
半导体全产业链国产替代名单(2025-04-27)
以28nm工艺为战略锚点,结合全球宏观经济变局,对半导体产业现状及需求进行系统性分析(数据更新至2025年Q2):
参数 | 28nm工艺优势 | 对比节点 |
---|---|---|
晶体管成本 | $0.08/百万门(成本最低点) | 7nm:$0.12/百万门 |
设计成本 | $3000万(仅为7nm 1/10) | 5nm:$3亿 |
设备折旧率 | >90%设备完成折旧 | 新厂设备折旧率<30% |
市场占比:
- 全球晶圆产能中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占比 68%(SEMI 2025)
- 中国28nm产能占全球 32%(中芯/华虹/积塔主导)
领域 | 核心需求 | 28nm渗透率 | 增长驱动力 |
---|---|---|---|
汽车电子 | MCU/功率管理/传感器 | 75% | 电动车渗透率35%→60% |
工业控制 | PLC/工规MCU/电力芯片 | 85% | 全球工业4.0投资年增15% |
消费电子 | 中端手机/TV主控/IoT模组 | 60% | 全球IoT设备达500亿台 |
边缘计算 | AI推理芯片/网络处理器 | 45% | 边缘AI市场年增30% |
地区 | 28nm战略定位 | 代表动作 |
---|---|---|
中国大陆 | 成熟制程产能中心 | 中芯深圳厂扩产至10万片/月(2025) |
中国台湾 | 先进制程主导+成熟制程外包 | 台积电南京厂28nm产能外包大陆设计公司 |
欧美 | IDM模式回归 | 英飞凌德累斯顿12英寸厂投产(车规芯片) |
日韩 | 材料设备卡位 | 信越化学28nm光刻胶全球份额70% |
制程 | 需求增速 | 产能利用率 | 主要矛盾 |
---|---|---|---|
5/7nm | 年增 25% | >95% | EUV光刻机缺口(ASML年产能60台) |
28nm | 年增 12% | 85% | 低端MCU价格战(毛利率<20%) |
>40nm | 年增 5% | 70%↓ | 6英寸厂产能闲置率30% |
领域 | 技术演进 | 经济价值 |
---|---|---|
汽车电子 | 28nm eFlash MCU → 集成PMIC | 缩短车规认证周期(3年→1.5年) |
工业互联网 | 28nm MCU+边缘AI芯片异构集成 | 工厂智能化改造成本降低40% |
国家战略安全 | 电力/轨交芯片100%国产化 | 避免断供风险(俄乌冲突教训) |
关键数据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