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公共信息

CA综合信息

CB综合文摘

CC武汉信息

CD湖北信息

CE华中大信息

 

| 半导体国产过剩 | 半导体 | 仪器仪表 | 消费电子 | 小金属 | 有色 | 电机 | 通用设备 | 非金属材料 | 电子元件 | 风电设备 | 电源设备 | 玻璃纤维 | 电子化学品 | 申万一级31行业 | 新型行业解析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 41个工业大类 |
分类共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个层次,共包含门类20个(分别是: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大类97个,中类473个和小类1380个

半导体全产业链国产替代名单(2025-04-27)

 

当前半导体行业的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本质上是产业升级过程中的阶段性阵痛,其核心矛盾在于低端供给过剩与中高端供给不足并存。结合最新数据和行业动态,可对过剩产能的分布、成因及演进方向进行系统性分析:


一、过剩产能的集中领域与技术特征

1. 低端同质化芯片(红海市场)

产品类型 过剩表现 典型案例
消费级MCU 90nm-180nm工艺产能泛滥,价格跌幅超30%(2023-2024) 中颖电子、兆易创新部分型号毛利率降至35%↓
中低压MOSFET 本土50+家企业扎堆竞争,600V以下器件均价年降15% 华微电子、新洁能部分产线利用率不足60%
低端PMIC 40nm以下先进PMIC紧缺,但0.18μm-0.35μm工艺产能闲置率超25% 晶丰明源2024Q1库存周转天数增至152天
N型SiC衬底 全球产能利用率跌破50%,6英寸导电型衬底价格腰斩(2023年800→2024年400/片) 天岳先进暂缓扩产,三安光电下调出货指引

技术根源

2. 低质量晶圆制造(产能结构性闲置)

企业类型 产能利用率 闲置主因
二线代工厂 普遍低于70% 缺乏车规认证能力,工艺停留在90nm LCD驱动芯片等低毛利领域
IDM落后产线 40%-60% 6英寸线设备老化,无法满足MOSFET/IGBT薄片化需求
盲目扩产项目 新建厂延期/搁置 地方政府低水平重复建设(如某省规划5条SiC衬底线,实际需求仅1条)

二、高质量产能的紧缺领域(结构性失衡对照)

需求方向 代表工艺/产品 产能状态 国产化进展
车规级MCU 40nm eFlash工艺 缺口30%+ 芯驰科技、琪埔维通过ASIL-D认证
高压IGBT/SiC模块 12英寸IGBT微沟槽 交期维持52周 斯达半导、士兰微车规占比超50%
GPU/HBM配套存储 1β nm DDR5/HBM3 长鑫存储产能满载仍不足 长鑫19nm DDR4良率95%
先进封装 2.5D/CoWoS 华天科技产能排至2025年 12层堆叠量产支持5nm芯片

数据印证


三、产能过剩的深层动因与产业纠偏机制

1. 政策与资本错配

2. 技术升级断层

3. 市场机制调节(行业自发出清)


四、破局路径:从低端过剩向高端稀缺跃迁

1. 政策精准引导

2. 企业战略重构

转型方向 标杆案例 成效
IDM垂直整合 士兰微厦门12英寸线(车规IGBT) 产能利用率95%+,毛利率45%↑
绑定终端巨头 赛微电子联合华为开发BAW滤波器 产能获5年长协锁定,价格溢价20%
工艺特化突围 华虹半导体eNVM工艺(智能卡芯片全球第一) 单晶圆利润为通用MCU的3倍

3. 技术跃迁关键点


结论:过剩与稀缺的动态平衡

半导体产能的结构性失衡将在 2025-2027年迎来拐点

  1. 低端出清加速:90nm以下传统消费电子芯片产能淘汰30%,企业数量缩减50%。
  2. 高端产能扩张:车规级MCU/PMIC、SiC/GaN功率器件、HBM封装产能年均增长超40%
  3. 国产替代深化
    • 成熟制程设备国产化率从 35%→60%(刻蚀/清洗设备率先突破);
    • 汽车芯片自给率从 48%→70%(IDM模式+本土代工双驱动)。

核心矛盾转化:当前“低端过剩”本质是产业升级的过渡期现象,随着政策纠偏、技术突破与市场出清,产能结构将向 “高毛利-高技术-高需求”三角 重构,最终实现与国产替代战略的深度匹配。

| 主页 | 道路检索 | 资源目录 | 道路设计指引| (手机建议横屏浏览)服务支持QQ2742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