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政策法规

GA建设法律法规

GB建设程序

GC其他政策文件

GD宏观关注    

| 城市工作会议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

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9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结合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核心精神与具体部署,“技工贸”模式的发展方向将深度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其路径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支撑更加系统。会议提出的“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总目标,以及“五个转变”和“七大重点任务”,为“技工贸”模式在城市层面的实践提供了精准的战略指引和操作框架:


一、 核心战略导向对“技工贸”模式的深刻塑造

  1. “创新城市”首位战略:科技驱动成为城市发展核心引擎

  2. “韧性城市”底线要求:安全可靠成为“技工贸”的生存根基

  3. “宜居城市”与“人民城市”理念:人才与环境成为“技工贸”的关键要素

  4. “绿色低碳美丽城市”硬约束:可持续发展成为“技工贸”的必然选择

  5. “智慧城市”赋能:数字化成为“技工贸”效率提升的核心工具

  6. “优化城市体系”与“协调发展”:区域协同塑造“技工贸”新格局


二、 “技工贸”发展的关键着力点(结合七大任务)

  1. 筑牢创新根基: 依托城市创新平台(实验室、孵化器)、人才政策、金融支持(科创金融),集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任务二)。
  2. 拥抱绿色智造: 利用城市更新、产业政策引导和技术改造支持,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跃升(任务二、四)。
  3. 打造韧性供应链: 在城市群/都市圈内构建备份能力,支持核心零部件、基础软件国产化替代,强化基础设施保障(任务五)。
  4. 深耕区域市场与全球布局: 利用城市群的庞大内需市场(任务一、三),同时依托城市枢纽功能(双循环节点),拓展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服务的国际贸易(任务二)。
  5. 人才与环境双优: 提供宜居环境和高品质服务吸引顶尖科技人才与高技能产业工人(任务三、六、七)。
  6. 文化赋能品牌: 结合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风貌塑造(任务六),培育具有文化底蕴和技术含量的自主品牌,提升“贸”的附加值。
  7. 智慧治理赋能: 利用智慧城市建设成果,优化企业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精准度(任务七)。

三、 保障与落实:党的领导与科学治理


结论:城市—— “技工贸”升维的主战场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描绘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蓝图,为“技工贸”模式注入了时代性、系统性、人民性和安全性的新内涵。未来的“技工贸”发展:

“技工贸”企业需要深刻理解城市发展新逻辑,主动融入城市创新生态、适应韧性安全要求、响应绿色低碳号召、利用智慧治理赋能,并抓住区域协调中的机遇。而城市管理者,则需以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统领,通过精准的政策供给、优质的公共服务、韧性的基础设施、活力的创新生态和高效的智慧治理,为“技工贸”模式的蓬勃发展提供最坚实的舞台和最具吸引力的环境。 这标志着“技工贸”模式进入了一个与国家战略、城市发展、人民需求深度绑定、相互促进的更高发展阶段。

| 主页 | 道路检索 | 资源目录 | 道路设计指引 | (手机建议横屏浏览)服务支持QQ2742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