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之都(武汉) | 武汉设计之都 | 武汉设计院概况 | 武汉设计院 | 武汉数字建造产业联盟、武汉桥梁产业创新联盟、武汉国际青年城市创新设计联盟
入选联合国"设计之都"四年 武汉拼来千亿级产业(2021-11-01)百年工业遗址展现"设计之都"活力(2021-11-02)
深设协代表团参加中国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2021年会暨武汉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第五次全体会议(2021-11-06)
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批准,武汉成功入选2017年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由此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四个“设计之都”,也是中国内陆首个“设计之都”。整合各类设计资源。推动武汉的工程设计、历史建筑、工业设计、动漫设计、服装设计、美术设计等多门类融合发展,加强大学生、青少年设计教育培养。[1][2]
截至2016年底,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增加值达到130.7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7.47%;现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28个,文化创意企业2.95万家,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占全社会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10%。武汉在桥梁、高铁等工程设计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现有工程设计企业497家,从业人数7.28万人,营业收入131.94亿美元。武汉在桥梁、高铁、动漫、珠宝设计等领域均居领先地位。
2016-2017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总结表彰大会于12月1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上颁发了2016年度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和2016-2017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由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新建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WGSG标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
12月19日晚,为期7天的2017武汉时装周在汉完美落幕。闭幕式上,罗钒溪、余倩、华静、杜沐泽和高睿宣,荣获“2017武汉优秀设计师奖”。[3]
11月7日,中铁大桥院副总工程师、全国工程设计大师徐恭义被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执行委员会推荐为“杰出结构大奖评选委员会”的评委,任期为2017至2021年四年。
| 参考文献 |
[1] 武汉成为中国内陆首个“设计之都” http://news.xinhuanet.com/2017-11/01/c_1121891571.htm
[2] 武汉设计之都 https://whcitydesign.cn/
[3] 图文:“汉时尚”崛起之路 http://news.cnhubei.com/xw/wuhan/201712/t4047341.shtml
武汉市作为中国中部的重要城市,拥有多家国内知名的设计单位,涵盖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领域。以下是主要设计单位及其代表工程的系统梳理:
1. 中南建筑设计院(CSADI)
- 背景:成立于1952年,国家甲级建筑设计院,以大型公共建筑和交通枢纽设计著称。
- 代表工程:
- 武汉站:中国首座高铁枢纽站,以“鹤舞九天”为造型,融合现代与传统元素。
- 天河机场T3航站楼:华中最大航空枢纽,流线型设计提升旅客体验。
- 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花瓣形屋顶结构,承办WTA超五巡回赛。
2.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 背景:前身为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拥有60余年历史,擅长医疗与文博建筑。
- 代表工程:
- 雷神山医院:2020年抗疫期间10天完成设计,提供2300张床位,展现“中国速度”。
- 湖北省博物馆新馆:楚文化风格,曾侯乙编钟展厅设计凸显文物价值。
-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中部最大会展中心,波浪形屋顶象征“长江之水”。
3.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领域:市政工程、轨道交通、环境治理。
- 代表工程:
- 武汉地铁2号线: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解决城市南北交通瓶颈。
- 东湖绿道:世界级城市湖滨绿道,整合生态与文旅功能,总长超100公里。
- 武汉长江隧道:首条长江水下公路隧道,双管双向四车道设计。
4. 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原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 背景:水利部直属,参与多项国家级水利工程。
- 代表工程:
- 三峡水利枢纽:世界最大水电站,设计攻克多项技术难题。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流域调水工程,优化华北水资源配置。
- 武汉长江堤防工程:98洪水后加固,保障城市防洪安全。
5.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中交二公院)
- 领域:公路、桥梁、隧道设计。
- 代表工程:
- 武汉四环线:全长148公里,串联六大新城组群,促进城市扩展。
- 武汉沌口长江公路大桥:双塔悬索桥,创长江大桥宽度之最。
- 武汉东湖隧道:国内最长湖底隧道,兼顾景观与交通功能。
6.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铁四院)
- 背景:中国高铁设计领军企业,总部位于武汉。
- 代表工程:
- 武汉火车站:全国首个“桥建合一”高铁站,获国际桥梁大会奖。
- 武汉地铁网络规划:设计多条线路,构建“环+放射”轨道交通体系。
- 沪汉蓉高铁(武汉段):中部高铁网核心枢纽设计。
7. 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 领域:城市景观、生态修复。
- 代表工程:
- 东湖绿道景观设计:联合国人居署推广案例,推动“城市绿心”理念。
- 园博园(武汉):利用垃圾填埋场改造,获中国园林金奖。
- 汉口江滩公园:长江沿岸生态公园,兼具防洪与休闲功能。
8.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
- 代表工程:
-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世界最大跨度双层悬索桥,金秋黄主缆成地标。
- 鹦鹉洲长江大桥:三塔四跨悬索桥,国际橘配色彰显活力。
总结
武汉的设计单位在超大型交通枢纽、水利工程、医疗应急设施等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如雷神山医院的极速设计、杨泗港大桥的技术突破等,均体现了“武汉设计”的创新实力。这些工程不仅塑造了城市面貌,也为全球同类项目提供了参考。
以下是总部位于武汉市的其他重要设计院及其代表工程的补充信息,涵盖更多专业领域:
9.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背景: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核心企业,聚焦钢铁、能源与环保领域,拥有70余年历史。
- 代表工程:
- 武钢硅钢生产基地:全球最大高端硅钢生产基地,推动国产特高压变压器材料突破。
- 越南台塑河静钢铁基地:东南亚最大钢铁联合体,中国冶金技术“走出去”标杆。
- 武汉青山海绵城市改造:国内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工程,集成雨水回收与生态修复技术。
10. 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
- 背景:原化工部第四设计院,化工、煤化工及环保工程领域国际知名工程公司。
- 代表工程:
- 湖北宜化合成氨项目:国内首套大型国产化合成氨装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印尼PKG合成氨项目:东南亚最大合成氨工程,实现中国标准海外输出。
- 武汉化工园区规划: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集成循环经济与安全防控体系。
11. 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CSEPDI)
- 背景:中国能建旗下,电力系统规划与特高压输电技术领军者。
- 代表工程:
- ±1100千伏昌吉-古泉特高压工程:世界最高电压等级输电项目,输送距离创纪录。
- 武汉±800千伏换流站:三峡水电外送核心枢纽,保障华东地区电力供应。
- 埃塞俄比亚GDHA 500kV输变电工程:非洲首条跨国直流输电线路,覆盖东非五国。
12.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 领域:公路、桥梁、智慧交通,省级交通基建主力设计单位。
- 代表工程:
- 鄂州花湖机场高速: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配套路网,实现“空陆联运”无缝衔接。
- 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串联鄂东城市群,应用BIM技术优化山区线形设计。
- 湖北省智慧交通云平台:集成车路协同与大数据分析,助力“交通强省”战略。
13. 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背景:聚焦食品、制浆造纸、生物工程等轻工行业,具备EPC总承包能力。
- 代表工程:
- 中粮武汉粮油加工基地:长江经济带粮油加工示范项目,年处理油料300万吨。
- 海南金海浆纸业项目:全球领先的清洁造纸生产线,实现废水零排放。
-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核心区规划,集聚超500家生物科技企业。
14.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领域:岩土工程、城市地质安全监测,服务武汉地下空间开发。
- 代表工程:
- 武汉长江主轴地灾评估:为沿江超高层建筑群提供地质安全解决方案。
- 地铁7号线越江隧道勘察:复杂岩溶地层精准探测,保障隧道施工安全。
- 武汉深基坑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控300余个在建项目,预防沉降风险。
15. 武汉城建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
- 背景:城市更新与片区综合开发主力,整合规划、建筑、景观多专业。
- 代表工程:
- 汉口历史风貌区改造:保护江汉路、中山大道等百年建筑,活化文旅商业态。
- 武汉长江新区起步区规划:对标雄安新区,打造“未来城市”样板。
- 武汉经开区“车谷”产城融合:集成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与生态社区规划。
总结
武汉的设计院集群已形成 全产业链覆盖能力,从特高压输电(中南电力)到冶金化工(中冶南方、五环工程),从轻工业(中轻武汉)到地下空间开发(武汉勘察院),展现出多元化的技术优势。这些单位不仅服务本地建设(如长江新区、地铁网络),更通过“一带一路”项目(如印尼钢铁、非洲输变电)输出“武汉智造”标准,巩固了武汉作为中西部工程设计高地的地位。
以下是总部位于武汉、拥有 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可承接21个行业所有规模工程设计的最高资质)的设计院补充信息。这些单位在跨行业大型工程领域具有全国乃至全球竞争力:
16.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背景:成立于1954年,中国市政领域首家综合甲级设计院,供排水与环保技术国际领先。
- 代表工程:
- 武汉北湖污水处理厂:亚洲最大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80万吨,地面建成生态公园。
- 深圳茅洲河水环境整治:全国首个全流域治理PPP项目,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Ⅳ类。
- 沙特吉赞经济城海水淡化厂:中资企业海外最大海水淡化项目,日产淡水40万立方米。
17.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冶武勘)
- 背景:成立于1955年,冶金与岩土工程领域“国家队”,全国勘察设计百强企业。
- 代表工程:
- 武钢高炉地基处理:国内首次在软土地基上完成百万吨级高炉建设,沉降控制毫米级。
- 珠海横琴新区地下管廊:全国首个成片区综合管廊,应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规避断层风险。
- 印尼德信钢铁岩土工程:东南亚最大钢铁基地地质勘察,破解热带雨林复杂地层难题。
18.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背景:中国能建旗下,电力行业唯一同时拥有综合甲级和工程咨询综合资质的“双综甲”单位。
- 代表工程:
- 巴基斯坦默蒂亚里-拉合尔±660kV直流输电:中巴经济走廊旗舰项目,输送容量4000MW。
- 广东阳江核电厂:中国最大核电基地设计,采用三代核电技术实现“零放射性外泄”。
- 武汉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世界首个特高压交直流混合试验平台,制定12项国际标准。
19. 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背景:煤炭行业设计龙头,智慧矿山与生态修复技术领先。
- 代表工程:
- 陕北至湖北±800kV特高压配套煤矿:全球首个“煤电化运”一体化设计,产能5000万吨/年。
- 内蒙古胜利矿区生态修复:将露天矿坑改造为风光储一体化基地,修复面积超100平方公里。
- 武汉城市矿产交易所设计:全国首个城市矿产循环经济平台,年处理废弃物200万吨。
20.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背景:港口航道与跨海大桥领域顶尖设计院,参与全球40余国港口建设。
- 代表工程:
- 武汉阳逻国际港集装箱码头:长江中游首个智慧港口,5G远程操控龙门吊效率提升30%。
- 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印度洋首座跨海大桥,攻克珊瑚礁地质与深海环境技术难关。
-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悬索桥,抗17级台风设计。
21.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背景:世界顶尖桥梁设计机构,设计建成的长江大桥占全国总数70%以上。
- 代表工程:
-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公铁两用斜拉桥,承载4线铁路+6车道高速。
- 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梦想之桥”连接首都与南部21区,主桥长6.15公里打破南亚纪录。
- 武汉长江二桥:国内首座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开创长江大桥新结构体系。
总结
武汉的综合甲级设计院在 跨行业整合能力 上尤为突出:
- 资源协同:如中冶武勘将冶金勘察技术应用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煤科工将煤矿设计经验转化为生态修复方案。
- 标准输出:中南电力设计院主导特高压国际标准,中铁大桥院制定多国桥梁设计规范。
- 数字赋能:市政中南院运用BIM+GIS技术实现水系统全域模拟,中交二航院开发港口数字孪生系统。
这些单位在“新基建”“双碳”等领域持续引领行业发展,巩固武汉作为 全国工程设计产业第四极(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的地位。
以下是对总部位于武汉、具有 综合甲级资质 或 行业甲级资质 的设计院补充梳理,涵盖化工、交通、水利等专业领域:
22. 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已补充扩展)
- 资质: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化工石化医药行业)
- 核心领域:化工、煤化工、环保、新能源
- 新增代表工程:
- 新疆广汇煤炭清洁炼化项目:全球最大煤基芳烃生产线,实现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
- 哈萨克斯坦天然气化工综合体:中亚最大聚乙烯项目,采用自主知识产权工艺包。
- 武汉氢能产业基地设计:覆盖制氢、储运、加注全产业链,助力“氢能示范城市”建设。
23.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资质:工程设计公路行业甲级、市政行业甲级
- 核心领域:智慧交通、山区高速公路、长江桥梁
- 新增代表工程:
- 鄂州花湖机场空港枢纽:集成无人驾驶货运通道与航空物流智能调度系统。
- 十堰至巫溪高速公路(湖北段):秦巴山区复杂地质路段,桥隧比达85%。
- 武汉杨春湖高铁商务区交通规划:全国首个“高铁+地铁+公交+慢行”四网融合示范区。
24. 武汉综合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 资质:公路行业甲级、水运行业甲级
- 核心领域:多式联运、港口航道、交通经济
- 代表工程:
-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规划:打造“江海直达+中欧班列”国际物流通道。
- 阳逻港铁水联运二期:长江内河首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降低物流成本30%。
- 汉江2000吨级航道整治:打通“襄阳-武汉”黄金水道,提升通航效率至500万吨/年。
25. 中工武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资质:水利行业甲级、建筑行业甲级
- 核心领域:水利水电、水生态治理、高校基建
- 代表工程:
- 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世界最长输水隧洞(194公里),保障北方供水安全。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平疫结合三甲医院,获中国医院建设奖。
- 东湖排涝泵站改造:华中最大城市排涝枢纽,防洪标准提升至百年一遇。
26. 武汉轻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资质:轻纺行业(食品发酵)甲级
- 核心领域: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生物工程
- 代表工程:
- 周黑鸭华中生产基地:全国首个智能化卤制品工厂,实现全程可追溯生产。
- 郑明现代物流武汉冷库:中西部最大-60℃超低温冷链中心,服务新冠疫苗存储。
- 安琪酵母埃及工厂:非洲最大酵母生产基地,输出中国食品工业标准。
27. 中冶长天武汉工程设计研究院
- 资质:冶金行业甲级、环境工程甲级
- 核心领域:烧结球团、工业烟气治理
- 代表工程:
- 宝武湛江钢铁烧结工程:全球最大550㎡烧结机,污染物排放低于欧盟标准。
- 武汉青山区工业污染土壤修复: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地1200亩,再造城市生态空间。
- 越南和发榕桔钢铁烟气净化:采用活性焦脱硫脱硝技术,实现超低排放。
总结
武汉的 甲级设计院矩阵 已形成 “全行业+全链条”覆盖能力:
- 纵向深耕:如中国五环从传统化工向氢能延伸,中工武大从水利工程拓展至疫后医疗建筑。
- 横向联动:省交通院与综合交通院协同打造“公铁水空”立体网络,轻工院联合高校推动食品产业升级。
- 技术外溢:中冶长天的工业环保技术应用于城市修复,武汉综合交通院的港口经验复制到“一带一路”沿线。
这些单位通过 “甲级资质+本地实践+国际输出” 模式,使武汉成为全国少有的能提供 复杂工程系统解决方案 的设计产业集群城市。
| 主页 | 道路检索 | 资源目录 | 道路设计指引 | (手机建议横屏浏览)服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