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公共图书 |
BA公共电子书 |
BB公共音频 |
BC公共视频 |
|
|
|
| 蒙古族 | 中华民族 | 中华文化 | 老钱文化 | 毛泽东社会重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五族共和_百度百科 |
六大古都都有哪些文化特色?(2017年08月04日)辛亥革命:"五族共和"如何成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总原则(2024-09-25) "五族共和"及其历史意义(20160921)
《全球通史》作者讲述为何要研究历史(20180130) 人类"轴心时代"的思想光芒(20170331)
克罗齐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如何看待"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 网页链接 | 柯林武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网页链接 |
蒙古族是东亚及中亚地区的重要民族之一,其分布区域和发展历史具有鲜明的游牧文明特征。以下是详细的梳理:
一、主要分布区域
1. 中国境内(约650万人,2020年数据)
- 核心聚居区:
- 内蒙古自治区(占中国蒙古族人口的70%以上),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等草原地带。
- 其他聚居区:
-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东北三省:辽宁阜新、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2. 蒙古国(约330万人,主体民族)
- 主要分布在全国各地,以乌兰巴托为中心,喀尔喀蒙古族占人口的80%。
3. 俄罗斯及其他地区
- 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布里亚特蒙古族)、卡尔梅克共和国(欧洲唯一佛教地区)、图瓦共和国(文化相近)。
- 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有少量蒙古族后裔(如卫拉特蒙古人)。
二、发展历史:关键阶段
1. 起源与早期部族(公元9-12世纪)
- 源自东胡系统的室韦部落,唐代称“蒙兀室韦”,生活在额尔古纳河流域。
- 12世纪蒙古高原形成塔塔尔、克烈、蔑儿乞、乃蛮、蒙古五大部落联盟。
2. 蒙古帝国崛起(13世纪)
- 1206年:铁木真统一各部,被尊为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
- 扩张版图:
- 灭西夏(1227)、金朝(1234)、西征中亚、西亚、东欧,建立四大汗国(钦察、察合台、窝阔台、伊利汗国)。
- 1279年忽必烈灭南宋,建立元朝(1271-1368),定都大都(北京)。
3. 北元与分裂时期(14-17世纪)
- 元朝灭亡后,退居蒙古高原,史称北元(1368-1635)。
- 分裂为鞑靼(东部)、瓦剌(西部) 两大集团,瓦剌曾短暂统一蒙古并在"土木堡之变"(1449)俘虏明英宗。
4. 清朝统治与盟旗制度(1636-1911)
- 1636年:后金皇太极征服漠南蒙古,建立盟旗制度,分割草原限制部族联合。
- 18世纪:清朝平定准噶尔汗国,将漠北喀尔喀蒙古(外蒙古)、青海蒙古、新疆卫拉特蒙古纳入版图。
5. 近现代转型(20世纪至今)
- 1911年:外蒙古在沙俄支持下宣布独立(1924年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 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建立首个民族自治区。
- 1990年后:蒙古国民主化,中国内蒙古经济多元化(矿业、乳业、旅游业发展)。
三、文化特征
- 语言:蒙古语(阿尔泰语系),传统回鹘式蒙古文(中国)与西里尔蒙古文(蒙古国)。
- 宗教:藏传佛教(格鲁派为主),保留萨满教遗俗。
- 生活方式:传统游牧(住蒙古包、牧马牛羊),现代转向定居与城市生活。
- 节庆:那达慕大会(摔跤、赛马、射箭)、白月节(春节)。
- 艺术:长调民歌、马头琴、史诗《江格尔》《格斯尔》。
四、重要影响
- 帝国遗产:蒙古帝国促进亚欧大陆交流(如丝绸之路复兴、技术传播)。
- 文化融合:元朝推动多民族中国整合,蒙古文影响满文、托忒文等文字发展。
总结
蒙古族从草原部落发展为世界性帝国,历经统一、分裂、融入中华体系与现代转型,其分布以中国内蒙古和蒙古国为中心,文化坚韧且适应现代变迁。其历史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互动、冲突与融合的缩影。
| 主页 | 道路检索 | 资源目录 | 道路设计指引 | (手机建议横屏浏览)服务支持